第3章 屢遭打擊

90年代的農村,老一輩農民的觀念還是那麼落後,靠天吃飯,科學種田,談何容易呀!

尤其是老一輩人,根本不相信,一個乳臭未乾的高中生,搞什麼科學種田?

景大河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。

柳絮飄飛,麥浪滾滾,金黃的麥子散發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。

還有二十多天就該收麥了。

天剛矇矇亮,就聽到景大河和父親在院子裡高一聲低一聲的爭吵。

“我種了一輩子的田地,啥冇見過?

哪有什麼小麥豐長素啊?

有什麼用啊?”

這是景大河的父親在教訓景大河。

“這是國家、省、市、縣最近推廣的一項小麥“一噴三防”技術,是一種很有效的噴劑,特彆適合收割前的一段時間噴灑。

對小麥具有防病、防蟲和防災,所以叫一噴三防。

現在是90年代了,你要相信科學啊!

買幾袋試用試用,關鍵還能增產。”

景大河拿著一張《農村科技日報》耐心的給父親講解著。

“都是騙老百姓的錢的。”

父親非常固執。

“那你為什麼還要買化肥?

小麥生蟲了,你為啥還要噴撒農藥啊?”

景大河反問父親。

“施肥是讓土地更加肥壯,有蟲不就得打藥嗎?

我隻聽說給人打預防針,冇有聽說過,小麥還可以打預防藥的。”

父親堅持自己的觀點。

“這是省農業大學的教授和豐產小麥的地方搞過試驗的,非常有用的。”

”還輪不到你教我,莊稼活,不用學,人家咋做,咱咋做。

村裡彆的人家用,咱再用,彆人家不用,咱們用了,萬一禍害了麥子,咋辦?

不買!”

父親有些不耐煩了。

“為什麼你就不相信我呢?

這可是報紙上報道過的啊,去年用過的小麥產區,不僅有效的防了蟲,防了病,而且畝產還增加二百多斤啊?”

“在這個家裡,還輪不到你說話。

等你結了婚,分了家,自己想乾啥,冇人攔你。

你要是真有本事,早該考上大學啦!”

父親的話越來越刺耳。

真是“哪壺不開提哪壺”啊!

吵架,吵到這個份兒上,景大河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辛酸和苦楚。

無語,無奈……景大河憤憤的走出門,一個人徘徊在麥地邊,布穀鳥在遠處不住地鳴叫:“布穀,布穀……”,景大河越聽越像布穀鳥在勸他“不哭,不哭……”。

“一個人乾什麼呢?

這麼悶悶不樂?

是不是又跟你爸吵架了?”

忽然,梅子從背後拍了拍景大河的肩膀。

景大河和梅子,雖然一個家在村西頭,一個家在村東頭,但兩家的責任田離得很近,僅僅隔了一條田間小路。

自從景大河和梅子那晚月下相會之後,景大河就立即行動起來。

他堅持每週都要去一趟鎮上的郵政局設置的報亭裡,用省吃儉用的錢買來報刊雜誌,有《農村百事通》、《農村科技日報》、《遼寧青年》等。

這些都是他愛看的。

從這些報刊雜誌中,景大河學到了很多農業知識,其中小麥“一噴三防”的研製和試用成果,就是最近他在關注的一個話題。

“大河,俺家用,俺爹聽我的,有了效果,明年,大伯該相信你了。

你想想,咱村的農作物套種技術不就是你推廣的嗎?”

梅子眼中滿是希望和期待。

梅子最相信景河的眼光。

兩年前,景大河在報紙和電視上學到糧棉套種技術,一開始景大河的父親也不相信,梅子提出在她家田地先搞試驗,結果成功了。

小麥棉花套種,優勢互補,產量雙高。

第二年,景大河家也開始采用套種技術,收成很好。

現在全村人都在推廣他的套種技術。

這次和當初一樣,有新的想法,和父親說,父親怎麼也不相信自己。

梅子按照景大河的指導,在自家的麥田裡噴了“一噴三防”噴劑。

冇過幾天,下了一場暴雨,又颳了一場乾熱風,很多家麥子都倒伏了,生了乾熱病。

梅子家的麥子卻長勢良好,個彆低窪處有倒伏的,但冇生病蟲。

等到麥子入囤的時候,景大河的父親纔開始相信兒子的話,不管景大河說什麼,父親蹲在院子裡一句話也不說了……“不行,這樣下去不行,有技術,但是用不上,我的父親太固執了。

梅子,和你商量個事兒,我打算搞家庭養殖,你看怎麼樣?”

“養殖需要投資很大的。

再說,你上哪裡弄錢去呢?

你家裡邊兒有錢嗎?”

“縣城裡,我一個高中同學,他的爸爸是畜牧局的局長,認識很多養豬的專業戶。

明天我就去縣城裡麵兒找我那個同學。

和他爸爸說說我的想法,看能不能給我一些支援。”

“我看行,你大膽去闖吧,萬一能成功呢!”

梅子非常支援他的想法。

第二天,景大河騎著自行車,一大早就去了縣城,去找他的那個同學。

事件還算順利,他同學的爸爸幫他聯絡一個養豬專業戶,那個養豬專業戶很爽快,不但答應給景大河免費提供技術,還答應賒他二十頭豬苗。

景大河又找了另外一個同學,他的爸爸是銀行的副行長。

通過那個同學貸了兩千元錢的款,用於建造豬舍和買飼料。

說乾就乾,在自家的一片空出的宅基地上養起豬來了。

第一圈豬出欄,不僅還了豬苗款,而且還了兩千元的貸款。

嚐到甜頭,景大河更有信心了。

這次,就不那麼幸運了。

一場豬瘟,讓景大河賠個精光,這個打擊,著實太大了!

後來,景大河在《農村科技日報》上看到,栽培食用菌非常賺錢。

於是就花了二百多塊錢,在縣城的食用菌栽培基地,學了一個周的食用菌栽培技術。

不幸的是,那年冬天,天氣特彆的寒冷。

一整個冬天,景大河都在菌棚中,不斷的用煤火爐加溫。

最終收穫的平菇、金針菇和香菇等食用菌,除去投資,僅僅夠本錢兒,搭了工夫不說,還招來了村裡人的流言蜚語:“我就知道,景大河這孩子,就知道瞎折騰,啥也乾不成。”

“一天到晚的,淨瞎逞能,乾啥啥不中。”

“癩蛤蟆想吃天鵝肉,心比天高,命比紙薄啊。

啥也不是!”

……景大河再一次陷入了困境,冇想到,自己無論怎麼掙紮,就是改變不了貧困的命運……自己的心上人,在逆境中苦苦掙紮,經曆了那麼失敗和痛苦。

梅子是看在眼裡,疼在心裡……